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期中考

V.1)韋伯的<宗教與世界>提到"農民較傾向巫術,他們的整個經濟生活特別受制於自然,這使得他們必須時時依靠自然的力量。他們相信可以用巫術來強制作用於自然力或之上的神靈,或者乾脆就買通神靈的善意。"同意此說法然而在技術不怎麼發達之前,無論是什麼行業都希望能賺大錢,大豐收。希望能得到神的多一點眷戀。台灣為何神壇林立,到處都能看得到是因為民間信仰的關係。在民間因個人的信仰不同,而心中的神也不一樣。然而也可以解釋為不同的神給人的效用不一樣。寺廟所供奉的神也不一樣,造成了台灣寺廟到處都有的現象。以一個經濟體系來說有需求必定會有供給,當人們尋求精神寄託時宗教的需求應運而生。台灣宗教的[多元化]造成了今天到處都能看到各樣各式的神壇寺廟。
 2) 台南的孔子廟創建於明永曆19年(西元1665年)原名[先師聖廟],旁設有明倫堂,除了祭祀孔子及其弟子外同時還是ㄧ般民眾受教育讀聖賢書的地方官學所在,功能相當於現在的學校。台灣三百多年來的佛教發展,從清代以前,日據時期到光復後的各個階段,藉由各有不同的面貌呈現。在清末以前,主要是閩南系的禪淨雙修寺院。日據時期則結合日本曹洞宗在臺的發展, 而建立起較具全島性的佛教組織。光復以後,日本佛教的影響力消退,使得臺灣傳統的佛教寺院出現了明顯的變遷。在日據時期一般的信徒和寺廟組織為了自保生存紛紛的佳錄了日本佛教組織。在光復以後日本人撤離台灣,台灣的佛教明顯的起了變化,民間的宗教信仰開始覺醒。人民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必受到外在的干擾與壓迫。寺廟發展至今一些較多信徒及有組織性的宗教團體是有經濟功能的存在,像是慈濟,佛光山和法鼓山等,他們建立了學校,醫院和舉辦一些社會慈善活動為社會大眾帶來極大的社會福利。
 3)韋伯的<宗教與世界>提到天主教認為:[商人的經營]總非上帝所喜,這是救贖宗教對營利生活的典型態度;宗教共同體本身為了維持生計與宣教,無可避免的要仰賴經濟手段,同時也為了適應於大眾的文化需求及日常得利害起見,救贖宗教不得不採行種種妥協。然而台灣近幾年來宗教團體卻成為了經濟體系中一股龐大的新興力量(北法鼓,南佛光,中中台,東慈濟)這些非營利組織除了有所得從分配的效果外同時也能促使經濟成長。例如;興建寺廟和道場是提供了無數的就業機會。在偏遠地方建立大學,發展公共設施,提高社會水平。這一系列吸引外資或本地企業湧入偏遠地區進行投資發展。以慈濟建立醫院與大學為例,當大學與醫院建立於偏遠地點,這個地方就會開始發展,人口會集中於這個地點,並發展至成為住宅區。這時候,相對的經濟也會開始成長。另外於重大天災發生時,慈濟團體在人力及資金方面對災區提供相對援助及幫助建設當地災區提供公共設施及建設,使災區中的災民能更快的投入經濟正常生產。